近年来,南充市营山县院深入推进“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品牌建设,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立“营民心”办案团队,以追求公正、赢得民心为办案目标,将为民办实事的理念融入到案件办理中,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为导向,沉下来、走下去,通过践行“三个三”工作法,用心用情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
“三个平台”主动服务,开辟“枫桥经验”绿色通道。在工作中,该团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秉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理念,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县域乡村山高路远发展现状,走网上群众路线,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官”,构建“互联网+控申检察”工作模式。一是设立视频咨询接访中心,架起群众的连心桥,无论天涯海角,即时视频连线。二是搭建“网上服务大厅+掌上检察院APP+检察微信公众号”的远程服务体系,“网上立体司法救助”为贫困群众撑起“暖心伞”。通过“全时全域”便民利民服务体系,真正让科技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掌心里、指尖上就能与检察官“点对点”“面对面”地表达诉求、寻求法律支持。三是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检察官服务站”连起群众知心线。打造多功能信息化的检务直通车、“法治巡诊”到田间地头、院落村头,主动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让“检察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创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矛盾纠纷源头监测、前端防控、属地化解,打造预测预警预防风险防控新模式,将检察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一站解决、多元化解,实现矛盾纠纷以非诉讼方式解决,有效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时,广泛分布的“点位”成为监督行政执法、收集公益诉讼线索的有力途径,进一步拓展了法律监督的深度和广度,让检察办案既有为民办实事的温度,又有法律监督求实效的强度。通过“掌上检察院APP”平台,收集法律监督线索100余条,送达法律文书70余份,发布检察信息400余条,协助修复完善问题60余个。
“三种方式”主动下沉,法治宣传护航乡村振兴。结合实际情况,直达基层,找准宣传角度,以预防为主,走在问题防范的最前端,利用多元化宣传方式,提高基层群众法治意识,为基层群众铸造一道防护墙。一是深入农村,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深入乡镇开展义务普法宣传,对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现场答疑解惑200余人次,发放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法治宣传资料13000余份,倾听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馈问题整改意见,以法治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二是以案说法,多形式宣传环保理念。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围绕案件涉及的问题,向案件当事人做好普法工作。结合非法捕捞水产品、滥伐林木、违规占地等案件,向当事人宣传绿色生态理念;在开展水环境公益诉讼过程中,将环保宣传结合实际案件,向村民和行政机关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普法工作。三是协同发力,多渠道宣传森林防火。利用春节、清明节等节日,联合院内多部门开展防火宣传活动20余次,利用检务直通车进村入社,启动无人机巡查防范,多形式、多渠道,切换宣传角度,向村民宣传违法犯罪行为将承担的法律后果,与乡政府的宣传相辅相成,协同发力,拓宽村民的防火知识面,强化村民的防火防范意识,提升宣传质效。
“三项举措”主动担当,助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2023年以来,共接访93人次,全部分流办理,来信来访处理率达100%;成功办理国家司法救助17件17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0.8万元;共化解农村地区因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7件,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助力乡村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开展上门“公开听证+第三方监督”,保证当事人合法权利,化解群众矛盾。如:罗某某被故意伤害的上门听证案,承办人员多次对双方当事人做释法说理工作,并就焦点问题邀请了村社干部、当地威望较高的人一同进行上门听证,最终将邻里矛盾化解,犯罪嫌疑人愿意进行赔偿并当场对被害人进行真诚的道歉。二是进行“司法救助+综合社会救济”,认真落实该院与县妇联联合印发的《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的意见》,积极构建妇女权益保护联动机制。如:陈某芳司法救助一案,易某明与易某海在做农活时发生争吵,易某海用手中的锄头将易某明打倒在地,并多次用锄头击打易某明头部,最终导致易某明死亡。案发后,易某明妻子陈某芳一直未获得犯罪嫌疑人易某海的经济赔偿,陈某芳因照顾3个孙女、1个孙子的读书和生活起居,无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陷入困难。经调查核实,陈某芳年老体弱,基本无劳动能力,在家照顾几个孙子读书生活,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其儿子在外务工,因易某明的去世,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经审查后认为,被害人易某明的家属陈某芳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决定发放司法救助金2万元,并积极协调县委政法委加快审批进度。同时,提请市检察院开展联合救助,通过两级院联合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陈某芳家中具体情况后,该院决定给予陈某芳司法救助金3万元。针对被害人及其家庭的困难处境,积极与教育、妇联、社区等部门沟通协调,陈某芳3个孙女就读的学校表示会尽最大力度对3名学生进行帮扶;县妇联帮助陈某芳进行妇联帮扶救助申请;所在的村委会帮助其家庭申请了低保待遇,有效缓解了其家庭生活困境,减轻了家庭负担。三是强化律师权利救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针对律师反映履职不畅问题,该团队积极助推会签了《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意见》,设立律师投诉电话热线、网上投诉专栏,在看守所、12309办案中心设立投诉信箱等。畅通线索移送,加强对外监督。对侦查机关、看守所未依法保障律师会见权、知情权等权利,审判机关未保障辩护人权利违反程序规定,与律协畅通线索移送,根据情况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意见》《检察建议》,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该《意见》实施以来,办理了5件律师反映的阅卷难、会见承办检察官难相关问题,检律协作共同化解双方当事人矛盾纠纷。
近年来,营山县院通过践行“三个三”工作法,解决群众诉求、为民办实事300余件,来信来访处理率达100%,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2023年营山县院第五检察部“营民心”办案团队被最高检评为“为民办实事”优秀团队,其经验做法得到《改革内参》《人民日报》以及最高检、省、市检察院和县委的采用报道,2次入选《法治蓝皮书》,“掌上检察院APP”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应用,被评为中国智慧政法十佳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