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司法专栏 >
营山司法护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
www.ys.nanchongpeace.gov.cn 】 【 2024-09-12 11:16:49 】 【 来源:营山政法

  近年来,营山县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先锋职能作用,以加强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侵害意识,减少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着力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各项工作。


  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为确保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营山县司法局将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宣传作为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落实宣传责任,并对相关部门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督导,确保宣传持续深入开展。


  丰富宣传形式,提升普法质效


  一是持续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组织经验丰富的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力量,担任全县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成立营山县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以“开学第一课”、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提升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营山县司法防护能力。组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在营山县涌泉完全小学校、新店完全小学举办法治教育讲座,以案释法,以法论事,让同学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学会向不法侵害说“不”,提升了同学们的自我法保护意识。司法局宣教股协同双流司法所、消水司法所分别在双流中学、消水小学通过法治讲座+互动问答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并为同学们送上印有未成年人宣传标语的笔记本、尺子、便利贴、笔等学习用品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止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等普法宣传手册大礼包。在红光小学建设法治走廊,设立法治图书角并送上相关法治书籍及法制宣传资料等。二是开展“防侵害”专项宣传活动。以留守学生、青春期女生为重点,配合学校在放假前和收假后的一周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周”“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系列活动,通过现场模拟、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常见案例,引导在校学生建立危机意识,学习辨认坏人,远离危险环境和行为,勇敢向违法犯罪行为说“不”,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自营山县司法保护能力。三是强化监护人法治教育。以民法典宣传月、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月等为契机,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志愿者深入开展“法治进乡村(社区)”巡回宣讲活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较多、隔代监护较普遍的情况,通过法律解读、以案释法等方式,重点教育未成年人监护人严格履行监护责任,不轻易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人照看,要留心孩子忽然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等异常反应,提升防侵害的意识和能力。城南司法所、巾帼志愿者协会与城南街道火车站社区居委会在火车站社区居委会儿童服务站开展了主题法治宣讲活动。通过营山县司法局公众号发送相关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知识数十条,累计为全县中小学校上法治课70余堂次,开展集中宣传1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


  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合法权益


  针对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相关的抚养纠纷、人身损害赔偿、家庭暴力等民事纠纷,县法律援助中心畅通援助绿色通道,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服务,简化程序,快速审批,放宽未成年人维权援助案件的受案条件和范围,对未成年人受援人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原则,组建经验丰富、耐心细致、专业热忱的律师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同时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等特殊节日和时段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护航健康成长”专项法律援助活动,普法与维权同行,最大限度地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二是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法律援助。一方面在县看守所、县检察院、县法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为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提供解答咨询、法律帮助、法律援助申请等业务,实现了法律援助服务的窗口前移,与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保持零距离,确保了未成年人当事人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另一方面,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和办案机关协调配合,积极安排援助律师提供法律援助辩护,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做好思想疏导教育工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4年至今,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46件。


  开展社区矫正,保护个人隐私


  推行个案矫正。营山县司法局根据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亲朋关系以及个性特征、犯罪类型、犯罪心理等多种因素,因人、因事、因地、因时,制定差别化、个性化的“一人一案”“一事一方”的个案矫正方案,突出矫正方案的针对性,为后期教育矫治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化家庭感化。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至关重要,引导家庭其他成员以身作则,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和教育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督促家长履行监护义务,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动态,对不良行为及时提醒、教育和引导,要求家长耐心细致做好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交流沟通,帮助化解忧虑,认真悔改,重新做人,回归社会。借力心理矫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心理矫正是心灵回归的根本途径。重点关注且实时掌握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动态,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营山县司法局与南充清心心理咨询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采取每季度一集中心理培训,日常不定时地个别心理疏导的模式,加强未成年人对个人感知及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反省、正视现实,重新建立自己与周遭环境连接的责任感,引导他们学会理解、懂得感恩,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今年对未成年人矫正对象累积进行心理辅导162人次。四是融入公益活动。通过每月公益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矫正对象的纪律性,也端正了他们的人生态度,让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树立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做到知法守法,服务回报社会。今年营山县司法局累积组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社区服务260余人次。


编辑:景薇薇
营山长安网版权所有